概 况

2015-06-15 12:01:2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概况

  张家口市雄踞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之过渡地带,在历史上以“边关重镇”、“陆路商埠”著称,而今正建设成为京冀晋蒙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桥东是张家口市的主城区之一,西与桥西区隔河相望,南与高新区相接,东、北两面倚山,辖区面积94平方公里,辖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46个社区,常驻人口23万。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法制县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百个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实验区”等荣誉称号。 桥东的历史有四个特点:源于明代、因路发达、工商业起家、红色扬名。

  区域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上的活动地带,震旦亚界的局部地槽,燕山沉陷带亚段。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呈不规则长条形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北侧的鱼儿山(东太平山)为张家口市主城区的最高峰,东侧的东山、七里山为浅山区,人工绿化植被覆盖率较高,清水河经东太平山西麓入区境,由北向南从区境西侧流过,发源于人头山的东沙河由东北向偏西南方向穿越区境东部而过,土壤分为褐土与栗钙土两个类型。

  桥东区为温暖与寒暖过渡带的东亚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409.1毫米,平均气温在摄氏7度至8度之间。零度以上年积温为摄氏3500度左右,全年温差较大,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874小时,无霜期约144天。地理条件适于农作物生长,尤其是玉米、高粱、谷类和蔬菜。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张家口堡东南清水河上建设一座七孔石桥,取名为“普渡桥”,自此,张家口有了桥东、桥西之称。明、清两朝,桥东地域一片荒凉,北部东太平山建有明长城(俗称边墙),南部有通往宣化府的古驿道,境内3座明代武将军坟茔(史家坟、王家坟、杨家坟),2座小庙(菩萨庙、三太爷庙),1座戏台(通桥戏台),零零散散的菜园和成片的庄稼地,组成当时桥东的主要景观。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国有京张铁路开工修建,火车终点站——张家口火车站,定址桥东区境内。清宣统元年(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通车,火车开通后,张家口的商业从当时桥西的上堡下移,绕火车站新辟市场,逐渐形成桥东区雏形。民国时期,桥东归万全县第六区(当时张家口市区划为万全县第六区)管辖,以街设13镇。1939年张家口置市,桥东编为第一区,1945年8月,张家口光复,桥东辖区内设第一、第二两个区,1948年,张家口解放,桥东辖区内仍设置第一、第二两个区,1949年3月合并为张家口市一区,1956年定名为张家口市桥东区,新兴的桥东区续写着张家口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关键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张超

相关新闻

主管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