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在河北省最北端,有一个名叫塞罕坝的地方,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 每次去塞罕坝,都能感受到她的极致美。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奇异兽的天堂,构成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走进她,蔚蓝的天空中飘逸着朵朵涌动的白云,扶摇直上的苍鹰在酣畅地飞翔;苍茫林海绵延了漫漫草甸,碧水徜徉、花团锦簇…… 是什么让塞罕坝有了今天的模样?著名作家魏巍为此赋诗:“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是伟大的塞罕坝人! 他们有一颗红彤彤的心。“那时候人们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使命,不畏艰辛、不避劳苦,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气象资料显示,塞罕坝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1℃,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大风日数53天。高寒、低温、冻土,不但给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职工生活带来了困难,也给林场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最初两年种植的2000亩树苗,成活率还不到8%。正因为塞罕坝人有一颗红心,才没屈服于自然环境的恶劣,“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倔强地植下“再难,树,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的信念。攻坚克难,改进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因地制宜,改进苏式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摸索出“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技术”……没有红心的支撑,就没有塞罕坝的巨变。因为生活条件恶劣,第一代塞罕坝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但支撑他们义无反顾、舍生取义的精神信条是“使命至上”。正因为灵魂里熔铸了使命至上、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塞罕坝人才有了铁肩担道、气壮山河的中国气魄,才有了“不叫风沙虐京城”的中国精神。 他们有大山一样的脊梁。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因脊梁而挺立。从50多年前奋然上林场的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哪一个不是豪气干云、铁骨铮铮?王尚海,塞罕坝林场首任党委书记,毅然决然地把爱人和5个孩子从承德市接到坝上。妻子曾心疼他工作辛苦,劝他辞职回老家。他说:“林场还没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如今,他的骨灰还在“滋养”着这片茂盛的林子。防火员赵福洲、陈秀玲夫妇,每年都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火楼呆上好几个月,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咸菜、干馍。1984年冬,怀孕的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重重地磕了一下,瘫倒在地。赵福洲立刻向场部求援,但由于风雪太过猛烈,15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便夭折了。哭过,痛过,望火楼里的夫妻岗依然在坚守……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韧性!正因为塞罕坝人有山一样脊梁,经得起磨难、受得了打击,才不会被压弯,迸发出勇往直前的狠劲、艰苦奋斗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接力不止,造就了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中史无前例的奇迹。 诗人艾青曾如此叩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对这片山川和林海的爱,才造就了今天的塞罕坝。亲爱的朋友,当您欣赏塞罕坝之美时,别忘了它的过往,别忘了那些用双手和岁月创造这片美景的塞罕坝人。 |
关键词:塞罕坝 了 有 的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