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作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肩负着重要使命。 2017年起,桥东检察院开始了公益诉讼检察制度的实践,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该院敢于担当作为,着眼于服务大局目标、服务社会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优化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主动作为寻找案源、大力宣传引导,为公益诉讼扎实开展打好基础。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以民生为导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积极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奥运标志保障冬奥会筹办…… 三年来,该院行动开路、办案先行,想深一层,多做一步,一项项专项行动,一起起经典案例开创了以公益诉讼护航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也为新时代检察监督工作注入新活力、启动新引擎。 强化责任勇担当 公益诉讼自2017年启动以来,桥东检察院主动担当、跨越赶超,以事争一流为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实践,推进体制创新,提升办案质效,不断强化生态环保领域法律监督,严厉打击涉及民生犯罪等,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全市绿色经济发展中。“院长王皙反复要求我们,要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要用好检察建议等监督手段,同时要明白公益诉讼的意义,注意延伸案件办理效果,最终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该院民行部检察官梁建国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推进,三年来,该院办理案件数量、质量逐步提升,2017年办理15件、2018年办理25件、2019年共办理78件,同时公益诉讼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并在去年年底,特别抽调人员组成公益诉讼小组,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推进公益诉讼工作。该院公益诉讼负责人杨彦玲介绍,今年该院将紧紧围绕市院“3+7+17”工作布局,扎实推进保障“首都两区”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保卫食药安全专项行动,积极摸排贫困人口赡养公益诉讼线索,拓展安全生产等外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立足检察监督职能,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截至目前,共受理公益诉讼线索36件,立案办理34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34件,现相关行政机关整改回复26件。 立足职能护大局 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清洁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也是我市发展的既定目标,响应上级要求,及时有力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一直以来,桥东检察院就将全力服务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党组常讲常议,领导亲管亲为,上下集智聚力,始终保持了大事大抓、紧事紧抓的强劲态势。 “连下12份检察建议,向建筑施工扬尘宣战。”2018年2月起,该院发现桥东区胜利中路、工业东街原拖车厂土地共3处工地建筑垃圾及土方未进行遮盖或采取临时绿化措施,扬尘问题严重,随后依法向区城管局、环保局、国土局、城建局四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积极履职,这些部门接受建议第一时间责成责任单位对涉事工地进行了整治,之后整个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截至目前,该院共办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破坏林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饮用水源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固体废弃物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目前诉前阶段已经终结,相关行政机关皆已履职,社会公益得到有效维护。 2022年冬奥会是我市的荣耀,也是我市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冬奥会筹办,是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看到冬奥会给我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一些商家却打起了冬奥会的主意。2018年,该院在履职中发现,桥东区一家熟食店未经授权擅自在所销售的食品上使用冬奥会字样和标志,以冬奥会为噱头进行商业宣传,混淆视听,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随后该院立案调查并向区市场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区市场局后对商家进行处罚,下架了相关食品,及时消除了不良影响。 民生为本守初心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紧密相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坚持“民生为本”的首要职责,因此,三年来桥东区检察院,不忘初心,坚持民生导向,紧抓食品安全,切实保障民生福祉。“生牛肉都不止这个价,**超市的熟牛肉才36一斤。” 同事聊天说起的闲话,引起了公益诉讼检察官张春辉的注意。带着疑问,他和同事直奔目标而去,买到牛肉,经过专门部门鉴别,最终发现该牛肉看似有肉筋其实是碎牛肉粘合成,涉及虚假宣传,随后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检察建议,在该部门的监督下,超市此款熟肉制品被下架,并彻查了该肉来源和销售渠道,去年以来,类似这样的“道听途说”破案对该院公益诉讼的检察官可没少干。 “食品安全的保障就需要你走进生活,超市、农贸市场一家家转一转,你才能有线索,发现问题。”检察官梁建国说,为此,他们没事便到区里的市场、超市转转,发现问题,就及时督促。去年,在某超市他们发现一款热销的自热食品,该食品遇水会释放少量的氢气,当氢气达到一定比例会引发爆炸的风险。根据后续调查,目前民用航空、部分动车均已限制携带自热食品,鉴于安全考虑,该院第一时间与区市场局沟通,建议市场局督促相关经营者将自发热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在销售区以显眼的提示或其他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指导消费者正确操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具有明确的适应症和功效,对百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2018年桥东区院在全市食药领域率先向“活力源胶囊”、“温补气血口服液”两个药品违法广告宣战,通过诉前检察建议书方式督促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履行药品广告监管职责,后涉嫌违法宣传的药品已在全市范围下架。 深挖细抠拓案源 案源是影响公益诉讼工作开展的一个“瓶颈”,当面对损害社会公益的情况时,往往不知如何维权或无人过问,公益诉讼填补了此项空白,但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主动向检察机关申诉,甚至有一部分人不了解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职能,这也限制了对检察机关的案源取得。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桥东检察院深挖细化拓案源,从而使公益诉讼工作顺利进行。2017年起,该院公益诉讼部门便主动对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 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社会各界联系比较密切,使他们了解、支持检察机关的工作,在通过他们对公民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扩张效果,不断的拓宽案源的渠道。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2018、2019连续两年,桥东区检察院均开展了公益诉讼宣传周、公益诉讼宣传月、公益诉讼进社区等专项活动,并通过印制宣传单、海报、卡片等宣传资料,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市民们更加了解、支持公益诉讼工作。 工作亮点////////////////////////////// 内生动力:院内案件线索移送机制桥东检察院创新工作,建立公益诉讼与控申、捕诉部门案件线索共享与移送机制,从刑事案件中发现线索。2018年在该院办理的王某某、陈某玩忽职守罪、张某贪污罪中发现案件线索2件并启动诉前程序,目前2件都已回复,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刑检部门移送国土资源保护领域案件线索两件,1件已立案并发出诉前建议。 截至目前,桥东区检察院通过内部移送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六件,涉及森林公安、国土、水利等部门,通过向上述行政机关发送诉前检察建议,有力的保护了社会公益。外借助力:齐抓共管提升监督效果公益诉讼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到实处,真正起到监督效果,为切实提高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刚性,桥东区检察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诉前检察建议的效力实现。 启动党纪政纪责任追究程序对于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或者是拒绝、妨碍检察机关调查核实的,向行为人所在单位发出民事检察建议,责令纠正,要求该单位追究行为人党纪政纪责任。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检察建议的,可以将检察建议及被监督对象违法违纪情况移送纪检监察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由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纪律责任。启动人大监督程序对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将诉前检察建议及相关材料报送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当被监督对象拒不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时,引入人大监督,将问题由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客观中立的评判,并决定是否应当运用质询、罢免等方式,促使被监督对象予以改正。 启动社会监督程序当被监督对象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诉前检察建议时,向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披露该诉前检察建议的内容和基本情况。本版策划:梁世贵文字摄影:李颖春辉吴凡世贵 经典案例//////////////////////// “攻关”垃圾村2018年7月,该院负责公益诉讼的检察官在日常巡防查找线索时,来到位于大仓盖镇殷家庄村。“还没进到村里,就被村两边的垃圾山震撼了。”高高的垃圾山堆放了多种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混合在一起,垃圾渗滤液横流,旁边就是村里人使用的水源地,夏天高温一晒,周边空气都散发着臭味,居住环境恶化,据说村民也曾反映,但倾倒地点属于公共区域,究竟谁来维权很难界定。“没人主张,那就咱们主张。” 时任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梁建国接到院长王皙的指示后,着手开展了调查,白天访、晚上查,历时一周的时间,他们终于弄清楚倾倒垃圾单位,和负责监管的主体单位,并将大仓盖镇政府及环保、国土等部门联络起来进行会商,最终确定了职责权属。该院先后向两个部门下发了检察建议,最终在两部门共同努力下,垃圾分类被处理。“本以为事情到此圆满解决,但后来我们入村走访才发现,村里的垃圾问题也很严重,鸡粪、菜叶等当街扔在路两侧,内部河道也因垃圾较多造成堵塞。”负责检察官赵亚楠介绍。随后该院又向乡、镇两级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均对检察建议进行了书面回复并采纳,制订落实了整改方案,很快恢复村貌的整洁。 “做好一件教育一片” 办一起案件,还原一片青山,恢复一片生态,教育一片危害生态环境行为。“惩治处罚不是目的,修复受损害生态环境才是根本。”该院在公益诉讼专题研究会上明确了侦办涉生态环境类案件时的主要思路,几年来,在具体办案中,该院也始终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和宽严相济政策,立足生态环保司法实践,积极探索开展“补植复绿”生态修复工作,争取达到“做好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2019年4月,赵某某在无报备的情况下,为在东望山开设矿场,便私自砍伐山上树木、破坏林地植被,造成了该区域严重生态破坏,案发后,森林公安部门查处赵某某。在案件正处于侦查阶段,桥东检察院便及时介入,向森林公安和环保、土地管理等涉及部门下发检察建议:考虑到盗伐毁林的实际情况,建议当事人补种树苗、恢复山林,以实际行动弥补损失,并以此作为减轻、免除刑罚的依据。相关部门听取了检察建议,赵某某也积极悔过,投入人力、资金对受损生态进行修复,修复工程结束后,桥东检察院又联系林业专家对毁林生态损失作出评估,在评估结果显示合格后,森林公安局对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免于了刑事处罚。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较对嫌疑人纯粹的刑事处罚,“补植复绿”的惩戒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更具有实际意义,不仅及时弥补了生态环境破坏的损失,也给了当事人悔过自新的机会,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 |
关键词: |